摘要:利用GIS的空間分析功能,對云南瀾滄江流域1980年、1992年和2000年3期TM遙感影像解譯的土地利用解譯數據進行圖層代數運算,定量分析了土地利用變化及各種土地利用方式的相互轉化關系;在土地利用變化的基礎上,以景觀干擾指數和土地利用類型的敏感度指數為評價指標,分析了不同研究時段內不同空間范圍的景觀生態風險變化情況.研究結果表明,自1992年以來該流域生態環境受人類活動干擾增強,耕地、林地、草地三者之間相互轉化頻率較高;土地利用結構的變化已導致景觀生態風險指數發生顯著時空差異,中級以上的生態風險主要分布于該流域的中下游,分布范圍呈東南向西北方向擴展,風險較高的地區增加幅度較大.受地形、地貌的影響,該區域的景觀生態風險各向異性較顯著,自相關范圍在7. 5km之內.瀾滄江流域景觀生態風險有擴大的趨勢,應加強中級以上景觀生態風險區域的生態保護與建設,以實現瀾滄江流域的生態環境與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。
關鍵詞:土地利用變化;景觀生態風險;評價;云南瀾滄江流域